今年4月,我市新增設立了總規模1億元的“綿陽市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以鼓勵和引導銀行類金融機構,加大對綿陽中小微企業貸款支持力度。
對此,工商銀行綿陽分行充分運用金融科技力量,以綿陽市中小微貸款風險補償基金爲增信措施,深度挖掘數據資源,爲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貢獻金融力量。
拓展融資渠道 助力企業複工複産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綿陽某軟件開發企業被迫歇業3個月,員工工資、場地租金等費用壓力凸顯,對公司經營造成了較大的壓力。該企業屬于典型的“兩高一輕”企業,整個盈利水平較低,在銀行融資想要獲得理想的融資額度較爲困難。
工商銀行綿陽分行了解該企業情況後,依托“綿陽市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將其作爲企業融資增信措施;主動拓展融資渠道,積極推動貸款的線上化審批進程,將授信模型更多的依附企業納稅信息,進一步降低了企業融資門檻,提高貸款獲得率。
隨後,工商銀行綿陽分行向該軟件開發公司發放了280萬元的純信用循環貸款,貸款期限1年,貸款利率3.915%,主要用于系統研發、人員工資和場地租賃等費用支出。該企業獲得貸款後,及時解決了員工工資和場地租賃的費用難題,並在複工複産後,第一時間加大了軟件開發系統的引入,提高了企業自身的研發能力,盈利水平得到持續有效的提升。截至今年6月末,該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517%;淨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490%。
創新融資産品 因地制宜滿足企業需求
據工商銀行綿陽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爲進一步擴大“綿陽市中小微貸款風險補償基金”的服務範圍,該行利用“金融+”思維,直擊餐飲企業複工複業需求,依托餐飲企業工行POS交易情況建立主動授信模型,構建全線上融資服務模式,授信企業僅需簽訂融資協議,就可線上獲得貸款,最高金額300萬元,精准解決餐飲企業融資難題。
針對以技術開發爲主營內容的小微企業乃至科技型和軍民融合中小微企業,該行將政府風險補償基金作爲一種增信手段,在降低銀行融資風險和企業融資成本的同時,也促使銀行創新融資産品,轉變授信策略,拓展融資渠道,提高了銀行和企業兩方面的信心。
同時,從調整小微企業貸款投向、多元化貸款擔保方式、創新開拓業務品種等多方面入手,積極加強與地方政府、職能部門、擔保機構交流合作,根據我市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難點和熱點問題,創新推出了“稅務貸”“美食貸”“用工貸”等一系列中小微企業特色專屬業務品種,並迅速落地實施。
據了解,落實“綿陽市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政策以來,工商銀行綿陽分行共向168戶企業放貸超過2億元。
(記者 尹秦)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