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市人民政府 重慶市北碚區人民政府
關于印发推動成渝区双城经济圈建設合作
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通知
綿府發〔2020〕15號
綿陽科技城管委會,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園區管委會,科學城辦事處,市级各部门,有關單位;重庆市北碚區各街道办事处,鎮人民政府,區級各部門,各園城管委會,在碚各市属部门,有關單位:
为落实《四川省綿陽市人民政府重慶市北碚區人民政府推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設合作框架协议》,经两地协商,现将《四川省綿陽市人民政府重慶市北碚區人民政府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合作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印發你們,請結合工作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四川省綿陽市人民政府 重慶市北碚區人民政府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合作三年
行動計劃(2020—2022年)
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重慶党政联席会议精神,綿陽市与北碚區积极推进深度合作、協同发展,为推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設贡献力量。根据兩地签订的《推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設合作框架协议》,经双方友好协商,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兩地重大戰略協同行動
(一)加強規劃對接,共同對上爭取。主動對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共同爭取重大支持政策和對外開放大通道等重大項目,在兩地布局重大科技平台,謀劃實施一批重大改革舉措,並力爭將其納入國家成渝雙城經濟圈《規劃綱要》和重大專項規劃。共同推動渝遂綿經濟發展帶建設,並與渝泸宜沿江經濟帶、成德綿樂經濟帶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黃金三角”,支撐和帶動成渝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責任單位:兩地发展改革委,綿陽市委政研室、綿陽市交通运输局、綿陽市科技局(逗號前的單位为牽頭單位,下同)〕
二、交通路網互聯互通行動
(二)協同推進交通路網規劃建設。共同爭取將蘭渝高鐵重慶經遂甯至綿陽段納入國家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新時代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35年)和成渝地區鐵路網布局規劃;共同爭取依托遂渝鐵路、蘭渝鐵路、西成客專,構建綿陽—遂甯—重慶(北碚)—南充—廣元—綿陽鐵路循環;共同爭取將綿陽—遂甯—重慶(北碚)—南充—廣元—綿陽鐵路循環與“川渝貴”動車環線聯通,構建鐵路雙循環。加快推進遂渝高速擴容。(責任單位:兩地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局)
三、産業發展聯動協同行動
(三)協同發展制造業優勢産業。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引導兩地企業在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新材料、工業互聯網等方面開展務實合作,推動兩地特色産業實現優勢互補。鼓勵四聯光電等傳感器龍頭企業和九洲等電子信息龍頭企業加強合作。聚焦半導體芯片上下遊産業鏈建設,引導兩地企業在雙方投資産業項目,推動半導體芯片産業集聚發展。〔責任單位:兩地經信局(委)〕
(四)推動鄉村振興及農業産業交流合作。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人才、技術、市場培育等方面互學互鑒。支持西南大學與綿陽農科院在雜交小麥、雜交水稻、油菜、果蔬等農業新品種培育和新技術研發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打造農産品特色産區,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建設。發揮兩地農博會等平台優勢,搭建農産品宣傳交流“綠色通道”。支持兩地花卉林木和森林康養産業加快發展。〔責任單位:兩地農業農村局(委)、林業局、西南大學、綿陽市農科院,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
(五)聯動開展園區平台建設。支持兩地重點園區共建交流合作機制,在技術創新平台建設、産業生態構建、專業人才培養、管理機制創新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支持綿陽11個先進制造業産業功能區與北碚“三園兩城”合作。支持綿陽新型顯示産業功能區與北碚區水土工業園開展交流合作,促進兩地新型顯示産業協同發展。探索在兩地建立“綿陽—北碚”特色産業合作园区,共享中国科技城、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叠加优势,全力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責任單位:兩地经信局(委),綿陽市高新区、兩地发展改革委、綿陽市经济合作局〕
(六)探索共建産業服務平台。依托兩地探索共建的高新産業聯盟、産業投資平台和金融服務平台,互通共用招商引資基礎數據信息,協同開展雙向集群招商、産業鏈互補招商。定期在兩地舉辦投資推介會或項目對接活動,引導企業在兩地投資産業項目,推動産業協同發展。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杆放大作用和乘數效應,吸納社會資本共同參與,合作共建産業投資基金,推動金融服務同城化,引導和促進社會資本投資兩地優質産業項目。〔責任單位:兩地經濟合作局(招商投資局)、財政局〕
(七)共同探索國資國企改革。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經驗交流共享,積極探索兩地市(區)屬國企交叉入股,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做大做強兩地國有企業。(責任單位:兩地國資委)
四、科教創新優勢互補行動
(八)推進創新平台共享共用。整合兩地軍民融合資源,搭建軍民兩用技術成果轉化和資源共享公共服務平台。支持在北碚區建立國家軍民兩用技術交易中心分支機構,推動科技成果、科技資源轉移轉化。以四川軍民融合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台、“17共享網”爲依托,整合兩地軍工資源,共建川渝軍民融合儀器共享協同平台,共享軍民融合檢驗檢測數據資源。支持兩地共建共用科技企業孵化器,鼓勵孵化畢業企業優先選擇在兩地落地。(責任單位:兩地軍民融合主管部門,兩地科技局、國家軍民兩用技術交易中心、四川軍民融合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台)
(九)支持院校交流合作。支持西南大學、西南科技大學、綿陽师范学院等院校开展交流合作。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建立结对合作机制,共同在学科建設、师资队伍建設、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平台建設、合作辦學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責任單位:兩地教体局(教育委员会),西南大學、西南科技大學、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綿陽师范学院、四川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十)支持科研院所合作。鼓勵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与綿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加強交流合作。支持兩地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産業技术创新联盟,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传感器、新材料、区块链、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關鍵共性技术开展跨区域联合科研攻關。(責任單位:兩地科技局)
(十一)推進産學研用深度融合。深化校企、院企合作,圍繞中國科技城、環西南大學創新生態圈創新資源,聚焦長虹、京東方、萬國半導體、清華紫光、九洲、攀長鋼、光友薯業等重點龍頭企業,在共建産學研實訓基地、共用科技創新平台、共享招聘實習資源等方面開展密切合作,促進院校創新資源與市場有效對接,推動科研成果落地轉化。〔責任單位:兩地科技局、教體局(教育委員會),兩地職業院校〕
五、新型基建提速增效行動
(十二)推進智慧政務建設合作。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務服務平台,推動兩地政务信息共享平台、数据資源中心、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設,加強兩地政務服務部门的横向联系,共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共同探索开展公共資源交易系统遠程異地評標。(責任單位:綿陽市政務服務监管局、北碚區信息中心,北碚區政務服務办、兩地发展改革委)
(十三)探索建立産業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发挥綿陽国家电子信息産業基地优势,依托北碚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庆分院和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重庆分中心、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推動兩地在工业互联网、5G應用等方面深入合作,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借助航天工研院、豬八戒網等信息共享平台,推動兩地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新興産業做強做大。〔責任單位:兩地經信局(委)〕
六、文化旅遊交流融合行動
(十四)公共文化服務共建共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優質資源共享和館際文化業務“三大聯盟”。以兩地特色活動爲平台,文博場館爲載體,加強文藝演出、館藏文獻、展覽講座等交流融合。串聯兩地博物館資源,推出“穿越城市的記憶,兩地博物館接力遊”等活动。〔責任單位:兩地文广旅局(文旅委),綿陽市文化館〕
(十五)促進文體交流融合。依托綿陽李白文化、文昌文化、三国文化、蜀道文化、大禹文化、嫘祖文化、大熊猫文化和北碚抗战文化、革命文化、生态文化、乡建文化,办好温泉与气候养生旅游国际研讨会、腊梅文化节、大熊猫文化节等品牌文化活动,促進兩地文化交流融合。大力推进文创园区(企業)合作对接,共同推動兩地文创産業发展。協同开展文创産品研发,推動传统工艺振兴,促進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和开发。加強兩地艺术家交流互访,组织异地采风,深入挖掘“李白故裏”“巴山夜雨”等城市文化元素,借助綿陽迎春诗会、北碚缙云诗会等平台,联合举办诗歌大会,打造巴蜀文艺品牌。联合举办仙海马拉松、缙云山国际森林山地马拉松等體育賽事,打造独具川渝特色的精品赛事品牌。〔責任單位:兩地文广旅局(文旅委),綿陽市教體局、大熊猫国家公园綿陽管理分局、綿陽市文化館〕
(十六)推動旅遊務實合作。推動红色旅游、藏羌民族文化旅游等特色文旅資源保护传承和联合开发,促進兩地主要旅游景区、旅行社交流合作,携手开发精品旅游産品,打造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深入挖掘打造綿陽和北碚“三線建設”文化,聯合打造“三線記憶·革命激情”等標志性文旅品牌。推動兩地互爲客源地,實施資源共享、客源互送。整合文旅線上、線下宣傳營銷資源,支持和參與雙方舉辦的大型旅遊節慶活動,鼓勵兩地官方微信微博互推對方景點景區和旅遊線路。〔責任單位:兩地文廣旅局(文旅委)〕
七、商貿會展合作交流行動
(十七)構建會展合作平台。依托中国(綿陽)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中国国际军民两用技术博览会、中国国际智能産業博览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營经济合作峰会等會展平台,加強兩地會展活动交流,相互支持举办专题性投资促進配套活动,共同策划举办兩地合作品牌活动,争取优势项目落户。〔責任單位:綿陽市经济合作局、兩地商务局(委),北碚區投资促進局、北碚區科技局、綿陽科发會展旅游有限公司〕
(十八)促進商貿流通合作。鼓励兩地联合搭建与南向开放通道相關国家地区合作对话平台,依托綿陽市企業进出口联盟、重庆自贸区北碚水土、蔡家片区,促進兩地外贸企業开拓海外市场。充分发挥兩地电商协会功能,聚焦兩地电子商务主体建設、平台支撑和模式创新,推動电子商务産業加快发展。〔責任單位:兩地商务局(委)〕
(十九)推動兩地民營企業合作。弘扬企業家精神,发挥商(协)会桥撂枽带作用,组建兩地跨区域友好商(协)会、企業联盟,通过搭建项目、供需发布、对接平台,互通有无,信息共享,促進民營企業合作。推動建立重庆綿陽商会,搭建兩地工商联系统交流互访平台。建立兩地工商联民營企業权益联动保护机制,为双方民營企業提供无差异、便捷维权服務。共同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營经济協同创新走廊,推動民營经济合作发展。〔責任單位:兩地工商联,兩地经信局(民營经济發展局)〕
八、生態文明建設經驗共享行動
(二十)共同推動自然保護地經驗交流。鼓励大熊猫国家公园、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保护治理經驗交流分享,共同探索学习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监督管理、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等工作經驗。(責任單位:兩地林业局,兩地生态环境局、綿陽市自然資源和规划局、大熊猫国家公园綿陽管理分局、缙云山综合整治办)
(二十一)加強汙染防治經驗交流。鼓勵兩地在大氣汙染、水汙染防治、土壤汙染防治與修複以及危廢處置、工業園區環境管理、農村汙染治理等方面開展經驗交流和項目合作。(責任單位:兩地生態環境局,兩地汙染防治攻堅戰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單位)
(二十二)推動森林城市建設。探索森林城市建設西部模式,共享森林城市建設經驗。(責任單位:綿陽市林業局、北碚區创建森林城市成员單位,綿陽市住建委、北碚區城管局)
九、幹部人才互派交流行動
(二十三)搭建幹部人才交流平台。探索建立黨政幹部互派挂職和多層次、多領域的人才雙向交流培養機制,加大在發改、産業、交通、科創、教育、文旅等領域幹部人才互派交流力度。鼓勵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衆團體和社會團體、企業集團互訪互學,參與兩地合作。推動成立中國(西部)民營經濟發展研究院,建立中國(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與“兩彈一星”幹部學院聯合辦學機制,促進師資共享、學員互訪、聯合辦學,開展企業家交流、培訓。〔責任單位:兩地市(區)委組織部,兩地工商聯、“兩彈一星”幹部學院、中國(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
(二十四)加強人力資源協作。建立人力資源共享機制,推動兩地專業技術人才協同發展,建立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繼續教育互認機制,加強博士後工作站(創新實踐基地)合作。建立職業資格、等級、專項和崗位技能等證書互認機制,共享實訓(實習)資源,深化技工院校合作。加強兩地人力資源産業園建設,推進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協同發展,實現人力資源順暢有序流動。開展勞動保障監察案件協查協調聯動,推進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爲社會公布案件信息共享。(責任單位:兩地人社局)
十、公共服務共建共享行動
(二十五)加強公共服務政策協同。推動兩地公共圖書館資源共享,探索實施以社保卡(含電子社保卡)爲載體的公共圖書館“一卡通”工程。推進社保卡數據共享,實現社保卡激活、密碼修改等業務異地通辦。建立執法司法聯動機制,提升區域一體化執法司法水平。〔責任單位:兩地人社局,兩地文廣旅局(文旅委)、兩地司法局、公安(分)局〕
(二十六)共同建設國家級醫療中心。依托優質資源,強化兩地醫療機構對接,結對開展臨床重點學科、專科建設,積極爭取精神衛生等專業的國家級區域醫療中心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建立共享醫療專家庫。互相開放培訓資源。構建互聯網醫療平台,規範建設一批互聯網醫院。共同探索建設核醫學中心。(責任單位:兩地衛健委)
十一、構建高效務實合作機制
(二十七)建立聯席會議機制。建立由兩地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爲召集人的合作協商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采用輪席制度,每年一季度在兩地輪流召開聯席會,總結去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重點工作。聯席會議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兩地發展改革部門,負責聯席會議籌備工作以及兩地區域合作日常事務。(責任單位:兩地發展改革委)
(二十八)建立跟蹤落實機制。建立由兩地政府分管發展改革工作領導爲召集人的專題協調機制,根據兩地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提議及工作實際,不定期就議定事項的落實情況進行統籌協調和跟蹤督促。(責任單位:兩地發展改革委)
(二十九)建立工作推進機制。兩地有關职能部门根据联席会议确定的合作事项,细化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責任人、重点任务和完成时限,具体推動各项合作任务实施。(責任單位:兩地相關部门)
附件:四川省綿陽市人民政府 重慶市北碚區人民政府推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合作事項(項目)責任清單(2020—2022年)
附件
四川省綿陽市人民政府 重慶市北碚區人民政府推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合作事項(項目)責任清單(2020—2022年)
序號 |
類別 |
合作事項(項目) |
主要工作內容 |
計劃完成形象進度 |
綿陽市 |
北碚區 |
|||||||||||||||||||
2020 |
2021 |
2022 |
牽頭 |
牽頭單位 |
責任單位 |
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
牽頭 |
牽頭單位 |
責任 |
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
|||||||||||||||
(一)兩地重大戰略協同行動 |
|||||||||||||||||||||||||
1 |
加強規劃對接共同對上爭取 |
積極加強 |
主動對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共同爭取重大支持政策和對外開放大通道等重大項目,在兩地布局重大科技平台,謀劃實施一批重大改革舉措,並力爭將其納入國家成渝雙城經濟圈《規劃綱要》和重大專項規劃。共同推動渝遂綿經濟發展帶建設,並與渝泸宜沿江經濟帶、成德綿樂經濟帶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黃金三角”,支撐和帶動成渝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
积极對上爭取规划建設,圍繞目標,做好經濟建設工作 |
圍繞目標,做好經濟建設工作 |
圍繞目標,做好經濟建設工作 |
顔超 |
市發改委 |
市委政研室、市交通局、市科技局 |
黃洋 |
董倫 |
區發改委 |
區發改委 |
李俊 |
|||||||||||
(二)交通路網互聯互通行動 |
|||||||||||||||||||||||||
2 |
協同推進交通路網規劃建設 |
鐵路建設 |
共同爭取將蘭渝高鐵重慶經遂甯至綿陽段納入國家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新時代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35年)和成渝地區鐵路網布局規劃;共同爭取依托遂渝鐵路、蘭渝鐵路、西成客專,構建綿陽—遂甯—重慶(北碚)—南充—廣元—綿陽鐵路循環;共同爭取將綿陽—遂甯—重慶(北碚)—南充—廣元—綿陽鐵路循環與“川渝貴”動車環線聯通,構建鐵路雙循環 |
兩地与遂甯、南充、廣元达成共识,启动项目研究 |
加強對上爭取,共同开展前期专题研究 |
加強對上爭取,共同开展前期专题研究 |
顔超 |
市發改委 |
市發改委 |
楊柳青 |
董倫 |
區發改委 |
區發改委 |
李俊 |
|||||||||||
3 |
遂渝高速擴容 |
加快推进遂渝高速擴容 |
加強項目對接 |
組織項目研究 |
推動項目落地 |
羅蒙 |
市交通局 |
市交通局 |
張樂 |
劉小輝 |
區交通局 |
區交通局 |
汪晉宇13896066004 |
||||||||||||
(三)産業發展聯動協同行動 |
|||||||||||||||||||||||||
4 |
協同發展制造業優勢産業
協同發展制造業優勢産業
協同發展制造業優勢産業 |
信創 産業 協同 合作 |
促進長虹天宮自主服務器參與北碚及重慶區域的信息技術應用創新 |
参与綿陽和北碚投促活动,加強兩地企業对接 |
初步篩選3-5項作爲合作項目,簽訂意向合作協議 |
推進各簽約項目的實施, 確保合作質量 |
廖雪梅 |
市經信局 |
市商務局、市科技局、市發改委、长虹集團 |
黃稚慧13990106251 |
董倫 |
區經信委 |
區經信委 |
李立 |
|||||||||||
5 |
智能制造系統集成及智能産品協作配套合作 |
促進綿陽与北碚兩地企業(长虹集團等)在电子信息领域广泛开展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合作及基于5G的AGV、機器視覺、安防等智能裝備産品協作配套合作 |
参与綿陽和北碚相關投促活动,加強兩地企業对接 |
初步篩選3-5項作爲合作項目,簽訂意向合作協議 |
推進各簽約項目的實施,確保合作質量 |
廖雪梅 |
市經信局 |
市商務局、市科技局、市發改委 |
孟凡東13909012465 |
董倫 |
區經信委 |
區經信委 |
李立 |
||||||||||||
6 |
軌道 交通 裝備 配套 産品 合作 |
推動綿陽与北碚兩地企業(长虹电源、永贵科技等)在軌道交通裝備领域广泛开展軌道交通应急电源系统、连接器及相關産品的協作配套 |
完成軌道交通应急电源系统解决方案、軌道交通连接器及相關産品研发、设计工作 |
持续供应軌道交通应急电源系统解决方案及産品、軌道交通连接器相關産品 |
持续供应軌道交通应急电源系统解决方案及産品、軌道交通连接器相關産品 |
廖雪梅 |
市經信局 |
市商務局、市科技局、市發改委 |
孟凡東13909012465 |
董倫 |
區經信委 |
區經信委 |
李立 |
||||||||||||
7 |
北斗卫星应用位置服務及核心配套産品合作 |
探索綿陽与北碚兩地企業(九洲北鬥、長虹佳華、久遠銀海等)在北鬥衛星應用領域廣泛開展技術、業務、資本層面的合作 |
积极探索在北斗位置服務、北斗核心産品、软件方面的合作,力求达成意向合作协议 |
按照合作協議,務實推進,實施各項合作協議 |
推進合作協議的實施 |
廖雪梅 |
市經信局 |
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市科技局 |
孟凡東13909012465 |
董倫 |
區經信委 |
區經信委 |
李立 |
||||||||||||
8 |
高品質特種鋼鐵材料區域協作 |
充分整合攀長鋼、六合特材、長祥特鋼、江油重鑫、鑫鼎新材料等優勢資源,與北碚開展區域協作,突破高強耐蝕不鏽鋼材料研發、制造、評價瓶頸 |
項目立項和試運 |
完成研發內容 |
市場推廣和銷售 |
廖雪梅 |
市經信局 |
市商務局、市科技局、市發改委 |
楊麗麗 |
董倫 |
區經信委 |
區經信委 |
李立 |
||||||||||||
9 |
推動乡村振兴及农业産業交流合作
推動乡村振兴及农业産業交流合作 |
农业産業科研合作 |
在杂交小麦、杂交水稻、油菜、果蔬等农业新品种培育和新技术研发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打造农産品特色产区,推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設 |
支持兩地在雜交水稻、雜交小麥、蔬菜果樹新品種培育和漁用中草藥制劑研發、農業病蟲害防治等領域的經驗交流 |
支持兩地在杂交水稻、杂交小麦、蔬菜果树新品种培育和渔用中草药制剂研发、农业病虫害防治等领域的産業联合科研攻關 |
推廣應用 |
經大忠 |
市農科院 |
市農科院 |
劉定友 |
趙祺 |
西南大學、區農業農村委 |
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 |
楊明厚13983208735劉亞瓊13883676299 |
|||||||||||
10 |
农産品宣传交流 |
发挥兩地农博会等平台优势,搭建农産品宣传交流“綠色通道” |
構建兩地农産品宣传交易合作机制 |
加強兩地农産品宣传交流 |
加強兩地农産品宣传交流 |
經大忠 |
市農業農村局 |
市農業農村局 |
邹懿 13550805618 |
趙祺 |
區農業農村委 |
區農業農村委 |
劉亞瓊13883676299 |
||||||||||||
11 |
花卉林木森林康養合作 |
支持兩地花卉林木和森林康养産業加快发展 |
加強兩地現有花卉林木和森林康養企業的經驗交流 |
培育兩地花卉林木産業和森林康养企業的项目合作 |
推进兩地花卉林木和森林康养産業康业的健康发展 |
經大忠 |
市林業局 |
市林業局 |
馮清、羅舒 15228381690 |
劉小輝 |
區林業局 |
北碚區林业局 |
肖雲 |
||||||||||||
12 |
聯動開展園區平台建設 |
特色園區 |
支持綿陽新型显示産業功能区与北碚區水土工业园开展交流合作,促進兩地新型显示産業協同发展。探索在兩地建立“綿陽—北碚”特色産業合作园区 |
加強園區交流對接 |
初步確定交流和合作內容 |
推進項目實施 |
廖雪梅 |
市經信局 |
高新区、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經合局 |
唐小茜18681665080 |
董倫 |
區經信委 |
區經信委 |
李立15086836856 |
|||||||||||
13 |
探索共建産業服務平台 |
投資推介及項目對接 |
定期在兩地举办投资推介会或项目对接活动,引导企業在兩地投资産業项目,推動産業協同发展 |
組織投資推介會或項目對接活動 |
組織投資推介會或項目對接活動 |
組織投資推介會或項目對接活動 |
廖雪梅 |
市經合局 |
市經合局 |
強林 |
董倫 |
區招商投資局 |
區招商投資局 |
苟唯力13527330138 |
|||||||||||
14 |
共建産業投资基金 |
兩地财政合作共建産業投资基金 |
搭建兩地財政交流合作機制 |
進行市場調研 |
引入社会资本,共建産業投资基金 |
顔超 |
市財政局 |
綿陽聚融股权投资基金 |
周昆鵬 |
董倫 |
區財政局 |
區財政局 |
陳莉13883387528 |
||||||||||||
15 |
共同探索國資國企改革 |
兩地國企互相投資入股 |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經驗的交流和共享,積極探索兩地市(區)屬國企交叉入股,做大做強兩地國有企業 |
加強兩地國企交流對接 |
加強兩地國企交流對接 |
加強兩地國企交流對接 |
羅宗志 |
市國資委 |
市國資委 |
朱爽 |
董倫 |
區國資委 |
區國資委 |
楊秋莎13883366145 |
|||||||||||
(四)科教創新優勢互補行動 |
|||||||||||||||||||||||||
16 |
推進創新平台共享共用 |
國家軍民兩用技術交易中心分支機構 |
共享科技資源,導入服務體系,開展技術交易、民參軍等服務工作 |
洽談,確定合作模式、運營模式、服務內容,簽訂合作協議 |
組建運營團隊,共享科技資源,開展服務工作 |
充分对接綿陽北碚資源,形成优势互补,促進技术交易和民参军等服務 |
羅宗志 |
市委融辦 |
市科技局、國家軍民兩用技術交易中心 |
嚴俊 |
董倫 |
區科技局 |
區科技局 |
宋曉輝15102316909 |
|||||||||||
17 |
北碚區军工資源共享线下运营中心 |
依托四川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在北碚建立军工資源共享线下运营中心,構建綿陽与北碚军工科研資源信息中心,打造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信息互动平台 |
组建运营团队,导入綿陽可共享的军工服務能力 |
開展平台業務推廣,構建起檢驗檢測、成果轉化、儀器金融綜合體系,服務北碚企業50家 |
實現兩地軍工服務數據全面互動,服務企業300家 |
羅宗志 |
市委融辦 |
市科技局、四川軍民融合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台 |
董雷 |
董倫 |
區科技局 |
區科技局 |
宋曉輝15102316909 |
||||||||||||
18 |
支持院校交流合作 |
院校合作 |
支持兩地院校建立合作機制,在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開展務實合作 |
開展教師訪學、學術交流等活動,支持有條件的高校簽署合作協議 |
兩地高校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在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基地平台建設、合作辦學等方面務實合作 |
不斷深化兩地高校交流合作,在師資隊伍建設、科研合作等方面取得一批成果 |
蔣麗英 |
市教體局 |
西南科技大學 |
王晴 15656579386 |
劉永 |
區教委 |
西南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 |
夏文剛15340590989 |
|||||||||||
19 |
支持 |
科研院所合作 |
重大科研跨区域联合攻關 |
兩地科研院所開展線上或線下交流活動,相互邀請專家舉辦學術論壇或學術分享會 |
兩地科研院所聯合申報科研項目,在科研人才及科研團隊建設方面開展合作 |
兩地院所共同争取相關项目资金支持,助力联合科研攻關取得更大的发展与突破 |
廖雪梅 |
市科技局 |
市科技局 |
鄧真 |
董倫 |
區科技局 |
區科技局 |
宋曉輝15102316909 |
|||||||||||
20 |
推進産學研用深度融合
推進産學研用深度融合 |
職教合作 |
通过开展技能大赛等活动,搭建綿陽职业院校与北碚职业院校的交流合作平台 |
共建“友好學校”,開展課堂教學成果研討,共同分享教育教學經驗 |
開展學生實踐教學互動,共建實訓基地,共享實訓設施,共同舉辦技能大賽 |
兩地職業院校加強與兩地大中型企業開展産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行“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共同研究制定育人方案,實現現代學徒制“訂單式”辦學 |
蔣麗英 |
市教體局 |
四川九洲技師學院等職業院校 |
杜亮 |
劉永 |
區教委 |
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 |
夏文剛15340590989 |
|||||||||||
21 |
校企合作 |
九洲集團、四川光友薯業有限公司与西南大學等高校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在人才、産品、技术等方面开展合作 |
建立校企合作長效機制 |
推動綿陽企業与北碚高校在人才、産品、技术等方面开展合作 |
推動合作項目落實 |
廖雪梅 |
市科技局 |
市發改委 |
陸俊安 |
董倫 |
區科技局 |
西南大學 |
宋曉輝15102316909 |
||||||||||||
(五)新型基建提速增效行動 |
|||||||||||||||||||||||||
22 |
推進智慧政務建設合作
推進智慧政務建設合作 |
政務信息共享交換平台建設 |
推動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的資源共享交换,实现兩地多部门间横向业务協同 |
對建成的平台功能進行完善 |
完善共享信息 |
完善共享信息 |
顔超 |
市政管局 |
市级各相關部门 |
汪海濤18909017071 |
董倫 |
區信息中心 |
区政務服務办 |
劉剛13808312522 |
|||||||||||
23 |
數據資源平台建設 |
推動兩地一體化平台、數據資源中心建設、大數據分析平台建設。實現兩地資源彙聚共享、治理手段共享,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
利用智慧城市建設,形成本地數據資源平台 |
爲智慧城市治理提供服務 |
爲智慧城市治理提供服務 |
顔超 |
市政管局 |
市级各相關部门 |
汪海濤18909017071 |
董倫 |
區信息中心 |
区政務服務办 |
劉剛13808312522 |
||||||||||||
24 |
遠程異地評標 |
探索开展公共資源交易系统遠程異地評標 |
系統對接 |
開展異地專家評標 |
開展異地專家評標 |
顔超 |
市政管局 |
市發改委 |
陳迪 |
董倫 |
區發改委 |
區發改委 |
楊波13667669735 |
||||||||||||
25 |
探索建立産業信息共享平台 |
工业互联网平台協同推广 |
充分发挥兩地在工业互联网技术、平台上的优势,在技术、人才以及平台推广、企業和産業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加強合作,促進兩地産業資源的优化和協同发展 |
在綿陽或北碚举办工业互联网交流活动,在北碚举办长虹工业互联网平台推介活动 |
北碚的部分中小微企業接入長虹工業互聯網平台 |
长虹与北碚工业互联网相關机构达成合作,并共同开拓重庆市场 |
廖雪梅 |
市經信局 |
市經信局 |
張渝 |
董倫 |
區經信委 |
區經信委 |
陳渝華13512388299 |
|||||||||||
(六)文化旅遊交流融合行動 |
|||||||||||||||||||||||||
26 |
公共 |
文化服務 |
以兩地特色活動爲平台,文博場館爲載體,加強文藝演出、館藏文獻、展覽講座等交流融合 |
加強兩地文化館溝通聯系 |
加強兩地文化館溝通聯系 |
加強兩地文化館溝通聯系 |
羅蒙 |
市文廣旅局 |
市文化館 |
周大文 |
劉永 |
區文化旅遊委 |
區文化旅遊委 |
吳文波18883255672 |
|||||||||||
27 |
促進 |
文化交流 |
充分利用李白故裏文化旅游节,海峡两岸文昌文化、嫘祖文化交流活动,温泉与气候养生旅游国际研讨会,腊梅文化节、大熊猫文化节等品牌文化活动和重大展会,为文化産業交流合作提供平台。大力推进文创园区(企業)合作对接,共同推動兩地文创産業发展。協同开展文创産品研发,推動传统工艺振兴,促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借助綿陽迎春诗会、北碚缙云诗会等平台,联合举办诗歌大会,打造巴蜀文艺品牌 |
建立交流對接機制 |
務實推動交流合作 |
務實推動交流合作 |
羅蒙 |
市文廣旅局 |
市文廣旅局、 |
許志鴻 |
江緒容、 |
區文化旅遊委 |
區文化旅遊委 |
吳文波18883255672 |
|||||||||||
28 |
體育賽事 |
聯合舉辦體育冬、夏令營,仙海馬拉松和缙雲山國際森林馬拉松、綿碚雙城自行車交流賽等體育活動 |
搭建交流合作機制 |
確定合作項目 |
推動體育活動賽事合作深入開展 |
蔣麗英 |
市教體局 |
市教體局 |
任志強 |
劉永 |
區文化旅遊委 |
區文化旅遊委 |
吳文波18883255672 |
||||||||||||
29 |
推動旅遊務實合作 |
旅遊合作 |
打造以北碚为核心辐射重庆主城区都市圈至綿陽各区域的精品旅游大环线,形成兩地互发,多地联动的旅游産品开发市场。积极支持和参与双方举办的大型旅游节庆活动,鼓励兩地官方微信微博互推双方景点景区、旅游线路,整合文旅线上、线下宣传营销 |
加強交流合作 |
加強交流合作 |
加強交流合作 |
羅蒙 |
市文廣旅局 |
市文廣旅局 |
許志鴻 |
劉永 |
區文化旅遊委 |
區文化旅遊委 |
吳文波18883255672 |
|||||||||||
(七)商貿會展合作交流行動 |
|||||||||||||||||||||||||
30 |
構建 |
打造特色展會 |
充分發揮科博會、軍博會等特色平台作用 |
綿陽市邀请北碚區相關方面参加第八届中国(綿陽)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綿陽市积极参加北碚區相關展会活动 |
第九届中国(綿陽)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邀请北碚區相關方面组团参展参会;綿陽市积极参加北碚區相關展会活动;支持綿陽童博会在重庆举办 |
第十届中国(綿陽)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邀请北碚區相關方面参展参会;綿陽市积极参加北碚區相關展会活动 |
趙迎春、廖雪梅 |
市經合局、市商務局 |
綿陽科发會展旅游有限公司 |
陸原 |
魏興貴 |
區商務委 |
区投资促進局、區科技局 |
袁雲川13594072999 |
|||||||||||
31 |
促進 |
加強商貿流通 |
联合搭建与南向开放通道相關国家地区合作对话平台,为兩地企業“走出去”创造更加便利的环境。充分发挥兩地电商协会功能,聚焦兩地电子商务主体建設、平台支撑和模式创新,推動电子商务産業加快发展。依托綿陽企業进出口联盟、重庆自贸区北碚水土、蔡家片区促進兩地外贸企業开拓海外市场 |
綿陽市邀请北碚區参加2—3场展会交流活动;綿陽市组织企業参加北碚區2—3場展會活動;組織2—3家“綿陽造”進北培區 |
綿陽市邀请北碚區参加2—3场展会交流活动;綿陽市组织企業参加北碚區2—3場展會活動;組織2—4家“綿陽造”進北培區 |
綿陽市邀请北碚區参加2—3场展会交流活动;綿陽市组织企業参加北碚區2—3場展會活動;組織2—5家“綿陽造”進北培區 |
趙迎春 |
市商務局 |
市商務局 |
何小平 |
魏興貴 |
區商務委 |
区投资促進局、區經信委、區農業農村委、區科技局 |
袁雲川13594072999 |
|||||||||||
32 |
推動 |
籌辦商(協)會 |
组织兩地民營企業考察学习,筹备成立重庆綿陽商会,开展民營企業维权合作 |
签订兩地友好工商联协议,组织双方民營企業赴对方对接民營企業进行考察学习交流,寻求合作商机,积极筹备成立重庆綿陽商会,开展民營企業维权合作 |
组织双方民營企業赴对方对接民營企業进行考察学习交流,寻求合作商机,开展民營企業维权合作 |
组织双方民營企業赴对方对接民營企業进行考察学习交流,寻求合作商机,开展民營企業维权合作 |
趙迎春 |
市工商聯 |
市經信局 |
許豔紅15892629595 |
吳萍 |
區工商聯、 |
區工商聯、 |
梁曉毅13340332323 |
|||||||||||
(八)生態文明建設經驗共享行動 |
|||||||||||||||||||||||||
33 |
共同推動自然保护地經驗交流 |
自然保護區治理 |
加強大熊貓國家公園、缙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治理經驗分享,共同探索學習野生動植物保護、自然保護地優化整合、自然保護地監督管理、長江上遊生態保護與生態修複等工作經驗 |
探索、交流、學習野生動植物保護、自然保護地優化整合工作經驗 |
加強大熊貓國家公園入口社區建設交流合作,加強自然保護地監管經驗的交流 |
加強各個類型自然保護地智慧平台建設經驗的共享 |
經大忠 |
市林業局 |
市生態環境局、大熊猫国家公园綿陽管理分局、市自然資源和规划局 |
馮清、 |
劉小輝 |
區林業局 |
區林業局、缙云山综合整治办 |
楊華均13637945903 |
|||||||||||
34 |
加強 |
汙染防治經驗交流 |
建立大气、水、土壤汙染防治交流合作平台,共同探索出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
签订合作协议;加強沟通互访,确定具体合作交流事宜 |
开展深入合作,并就相關合作事项进行总结、提升 |
持續落實各項議定事項 |
羅蒙 |
市生態環境局 |
市汙染防治攻坚战領導小组办公室成员單位 |
高峰 |
劉小輝 |
區生態環境局 |
区汙染防治攻坚战領導小组办公室成员單位 |
呂真 |
|||||||||||
35 |
推動森林城市建設 |
森林城市建設 |
探索森林城市建設西部模式,共享森林城市建設經驗 |
交流分享森林城市建設經驗 |
探索森林城市建設西部模式 |
共同推進森林城市體系建設 |
經大忠 |
市林業局 |
市住建委 |
馮清、 |
劉小輝 |
区创建森林城市成员單位 |
區城管局 |
李廣興13627646267 |
|||||||||||
(九)幹部人才互派交流行動 |
|||||||||||||||||||||||||
36 |
搭建幹部人才交流平台
搭建幹部人才交流平台
|
開展黨政幹部雙向 |
围绕区域合作重点工作,加大在发改、産業、交通、科创、教育、文旅等行业干部互派交流力度,每年选派3-6名綿陽市党政干部到北碚區学习历练。争取接收3-6名北碚區专业领域干部到綿陽市交流挂職或跟班锻炼 |
2020年8月前,完成本年度雙向交流、挂職工作任務 |
2021年8月前,完成本年度雙向交流、挂職工作任務 |
2022年8月前,完成本年度雙向交流、挂職工作任務 |
嶽勇 |
市委組織部 |
市委組織部 |
何沿霖 |
章榕 |
區委組織部 |
區經信委、區科技局、區交通局、区文旅委等 |
李紹祥18502301984 |
|||||||||||
37 |
幹部學院建設 |
围绕兩地幹部學院建設发展,以提升学院辦學实力为重点,聚焦师资提能,课程研发等重点领域,加強师资队伍交流学习,每年有計劃的組織“兩彈一星”幹部學院、北碚區中国(卢作孚)民營经济学院开展学习交流 |
2020 年底前组织綿陽市学员管理人员、骨干师资赴北碚中国(卢作孚)民營经济学院学习交流 |
2021年底前綿陽市邀请北碚區中国(卢作孚)民營经济学院召开学术交流座谈会,开展科研课题合作 |
2022年底前组织綿陽市相關人员赴北碚區中国(卢作孚)民營经济学院开展专题培训,邀请北碚區干部人才赴“兩彈一星”幹部學院開展專題培訓 |
嶽勇 |
市委組織部 |
市工商聯、“兩彈一星”幹部學院 |
黃毅 |
吳萍 |
區委統戰部 |
中国(卢作孚)民營经济学院、区工商联 |
赵 宾188873218188 |
||||||||||||
38 |
加強
加強
|
專業技術人員培養 |
推動专业技术人才協同发展 |
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继续教育互认机制,共享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库資源 |
互派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在兩地举办的各类国、省级高级研修项目 |
推動兩地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互派导师,联合培养博士后 |
經大忠 |
市人社局 |
市人社局 |
古甯 |
趙祺 |
區人社局 |
區人社局 |
江缙 |
|||||||||||
39 |
公共實訓基地建設 |
推動技能人才協同培养 |
加強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兩地共享实训資源。推进兩地技工院校建立合作關系 |
推動兩地高技能人才专家库信息共享,实现职业资格、等级、专项和岗位技能等证书互认 |
深化技工院校教学科研合作,实现院校间教学课件等資源共享 |
經大忠 |
市人社局 |
市人社局 |
張濤 |
趙祺 |
區人社局 |
區人社局 |
李博 |
||||||||||||
40 |
人力資源産業园建設 |
加強人力資源協作 |
加強人力資源産業园建設,推进兩地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园合作,交流産業园建設先进經驗 |
支持兩地人力資源産業园入驻机构互相设立分支机构,享受当地扶持政策 |
推動人力資源服務业区域融合集群发展,实现人力資源顺畅有序流动 |
經大忠 |
市人社局 |
市人社局 |
王一帆 |
趙祺 |
區人社局 |
區人社局 |
歐儒宏 |
||||||||||||
41 |
勞動保障監察 |
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异地协查 |
强化勞動保障監察协查 |
加強勞動保障監察案件交流 |
實現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爲社會公布案件信息共享 |
經大忠 |
市人社局 |
市人社局、市司法局、市公安局 |
王燕 |
趙祺 |
區人社局 |
區司法局、區公安分局 |
劉洪銘19942299889 |
||||||||||||
(十)公共服務共建共享行动 |
|||||||||||||||||||||||||
42 |
加強公共服務政策協同 |
公共服務 |
社保卡數據共享 |
實現社保卡激活、密碼修改業務異地通辦 |
實施以社保卡爲載體的公共圖書館 “一卡通”工程 |
推进社保卡數據共享 |
經大忠 |
市人社局 |
市人社局 |
郭永龍 |
趙祺 |
區人社局 |
區人社局 |
唐天林 023-68869487 |
|||||||||||
43 |
共同 |
國家級醫療中心 |
依托优质資源,强化兩地医疗机构对接,结对开展临床重点学科、专科建設,积极争取精神卫生等专业的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設。建立共享医疗专家库。互相开放培训資源。構建互联网医疗平台,规范建設一批互联网医院。共同探索建設核医学中心 |
建立合作對接機制 |
開展項目研究 |
推動项目建設 |
蔣麗英 |
市衛健委 |
市衛健委 |
楊波 |
劉永 |
區衛健委 |
區衛健委 |
李世平13996669023 |
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
正在閱讀:綿陽市人民政府??重慶市北碚區人民政府 關于印发推動成渝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合作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通知